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出版动态

微课程:在线教育新模式

时间:2014-04-23 08:55:26    来源:《出版参考》2014.1.下旬刊     作者:姜钰(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副总编辑)


      微课程作为未来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之一,满足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粒度精细化的要求。

    比尔·盖茨在展望未来学习时说:在未来,让一大帮孩子坐在教室里听教授讲课,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件相当过时的事情。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移动智能手持设备更新换代与智能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内容开放共享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将对传统课堂的教学结构产生革命性影响,推动人类进人泛在学习的微时代,BYOD(让每一个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将可能成为现实。以可汗学院、TEDEd为代表的微课程(Micro-Lecture)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随着翻转课堂在教育领域产生的广泛影响而迅速成为热点话题。

   什么是微课程

    “微课程也称微课,最早由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T.P.Kee所提倡的一分钟演讲(OML,1995)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Of Northern Iowa)教授LeRoy AMcGrew所提倡的60秒课程(包含概念引入、解释、举例三个环节)发端。微课程这个名词的创始人是美国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他认为,微课是一种知识挖掘的工具,可以作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在相应的作业与讨论的支持下,能够取得与长时间授课相同的效果。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的是广东佛山教育局胡铁生,黎加厚、焦建利、张一春、张宝辉等学者对此也有研究。

    作为一个新概念,微课程的定义在不断演变和深化。一般认为,微课程是与微型课程(Micro-lesson)、微型学习(Micro-learning)、微型内容(Micro-Content)、微视频(Micro-vedio)等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概念。微课程是以简短、完整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半结构化、情景化、可动态生成与交互的课程资源。它可分为讲授型、实验型、答疑型、解题型等多种类别。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围绕特定主题的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主题相关的学习指导单、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练习测试(微测验)、学生反馈(微反馈)、教师反思(微反思)等教学辅助资源。微课程具有主题明确(针对某一特定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内容简短(一般时长不超过1O分钟,容量不超过5OM)、交互性强(支持师生、生生互动)、模块化(可独立使用,也可组合)、半结构化(随教学需求、资源应用、学生反馈的变化而动态发展)等特点。

   微课程在什么背景下产生

   当前,信息技术正逐渐突破教育的时空限制(改变教育的时空关系),动摇教育的知识传播平衡(改变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并打破学校教育的唯一性,家庭和社会对学习者的影响日益显著(改变教育的组织形态)。学习由单纯的记忆为主,转变为探究式、发现式、讨论式、协作式的社会交互体验过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由被动变主动,由被动的、机械的灌输对象转变为自主的、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者。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育产品与服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微时代学习者个性化、社区化的泛在学习需求。因此,以微课程和MOOC为代表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应运而生并持续走热,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催生新的在线教育商业模式。

    国外众多在线教育公司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国际资本对其也青睐有加,可汗学院、CourseraUdacityedx2torParchmentUniversityN0w等纷纷获得巨额融资。根据Global Industry Analysts报告预测(2O122)2015年全球在线教育及其他远程教育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070亿美元。国内也积极应对这一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O11202O)》提出通过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全面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助力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问题,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和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应用阶段。同时,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在线教育,新东方、好未来、学大等线下培训巨头也越来越重视线上线下结合的020模式,微课网、YY教育、传课网、多贝网、梯子网、猿题库、凤凰微课等纷纷亮相试水。

    201211月,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在武汉启动。微课程作为未来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资源之一,满足了泛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粒度精细化的要求。另外,通过设定主题词,借助新技术的语义分析功能,可以自动联结查找具有相同或相似主题的资源,从而使多种类型的微课资源以一定的结构形成有意义的关联和聚合。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系统可有效收集学习者的反馈,使每一位学习者成为资源的建设者,发挥集体的智慧群建共享,最终形成一个可扩展的资源生成链条。另外,系统还可根据对学习者复杂学习行为的分析结果,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并智能推送定制化学习资源。

    设计和开发微课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一直存在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资源版权关系不清晰、资源建设缺乏标准等问题。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是一个慢转型的过程,微课程短时间内不会成为教学的主流模式,但作为在线课程以及未来教学资源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为传统教育出版企业向拥有互联网基因的数字教育出版企业转型提供了一个契机。微课程可以作为未来教育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资源,数字教育出版企业在设计和开发微课程上应注意以下三点。

    1.清晰明确的目标定位。马云曾说:未来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个生态圈和另一个生态圈,以及主要生态链的竞争。在平台服务生态化、资源汇聚共享化、知识创建协同化、学习服务个性化和终身学习泛在化的背景下,内容+平台+终端是适合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三维生态系统。传统出版企业在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清晰明确的定位,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设计和开发微课程同样需要清晰明确的定位,以便确定目标用户、开发思路、经费预算和运营模式。

    2.完整系统的内容设计。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应从真实的教育情境出发,针对特定的教育问题,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根据分析情况设计选题,提供学习指导单、创设情境、引入核心概念、阐述、解释、总结和反思,并匹配学习辅助素材、工具、支架与路径,以及同步或异步指导、讨论与协作、不同层次的练习与反馈等,形成相对完整的主题课程资源包,营造真实的微课程教学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整体构建课程体系,使一个个半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微课,在整个系统中能以一定的结构进行组合,并形成有意义的关联,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

    3.舒适愉悦的用户体验。良好的用户体验需要内容、技术与服务的高度融合。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整体要形式新颖,结构完整,技术规范;画面要清晰、简洁、美观;讲解要开门见山,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言要精练生动、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同时,依托大数据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化,从用户的角度考虑每一个环节和每一处细节,提高微课程的交互性与趣味性,满足用户所得即所需的个性化和定制化学习需求。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教学资源,其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深入开展此项工作需要专家、一线教师、教育服务商、技术人员等共同努力。相信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与现实教育情境更加契合的教学模式会不断涌现,与微时代泛在学习需求匹配的创新商业模式也会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