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 EN

本社新闻

诗歌在春天复活——“香樟木诗丛”主题活动在南京举行

时间:2023-05-12 09:52:56    来源:     作者:


   有这样一群自20世纪90年代就活跃于诗坛的诗人,他们一直在创作既立足当下,又彰显未来的诗歌。2023年4月28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香樟木诗歌基金会主办的“香樟木诗丛”诗歌讲读会与首发签售会分别在南京大学、先锋书店举行。主编敬文东、诗人欧阳江河、臧棣、陈东东、赵野、王君、梁小曼到场与同学和读者们分享了诗人的创作缘起与历程、个人的诗歌创作理念与经验、诗歌的语言表达与审美特质等,并一同探讨中国当代诗歌当下发展与未来趋势。

1.jpg

  
  香樟木有奇香,可防书籍蠹虫,可赠芳香灵感,也可通窍辟秽。宋魏了翁诗曰“清庙圭璋璧,明堂枫柞樟”。凡此种种,皆寓意当代诗歌的种种,“香樟木诗丛”得名于此。“香樟木诗丛”集结六位诗人出版他们创作生涯以来的精选诗歌或最新作品,分别为:欧阳江河《删述之余》、陈东东《过海》、赵野《剩山》、臧棣《世界诗歌日》、王君《上面,中间,下面》、梁小曼《红的因式分解》。
  
  平行变奏——诗人与时代的互文
  
  大学,是思想迸发的时空存在,为诗歌注入持久鲜活的生命力。诗歌与高校犹如香樟木的芬芳蔓延进自由之地,诗人与同学互相碰撞砥砺,青春与成熟的错位时间在同一空间彼此激发,吟诵出的诗语将获得瞬间的永恒。“香樟木诗丛”全国高校巡回讲读会活动首发站于2023年4月28日下午在南京大学正式开启。
  
  讲读会上,主编敬文东点评了诗人们的创作,嘉宾主持、诗人朱朱围绕诗歌创作与到场嘉宾展开了问答。臧棣的创作专注、多产,他回应自己具备金牛座勤奋的特质,“希望建立起写作与日常生命的关联,自觉进入到一种工作状态”。陈东东创作的诗歌体裁丰富,这部诗集《过海》中收入了大量的诗歌和类似散文诗的作品。他认为,对新诗来说,分行意义非凡,甚至堪称了不起:“分行使得一首诗从排列、视觉上,也构成了一种意义,变成多了一个意义结构的东西。”
 
2.jpg
  
  王君曾中断写作16年,但他表示停滞创作期间在西藏等地体验、学习的经历能带来加持,“相信可以写出与同时代诗人一样好的作品”。赵野的诗中有很多山水和风景相关联的表达,他回顾了自己在2016年北京雾霾期间的一次创作经历,《霾中风景》这首诗“写出了多年来隐秘的抱负,也明确了未来写作的一种方向” 。梁小曼坦言自己是一个狂热的语言爱好者,译诗对她而言非常重要。体会、理解诗人表达、节奏、感受的翻译如同书法临帖,这个过程教会了她最初怎么去写诗。
  
  欧阳江河就其诗集中收录的自述《六十之后》这篇文章谈及中年写作,他认为这不是一个事关生命的问题,更多的是事关语言本身的术语,他认为六十岁之后的创作需要考虑语言的状况、语言和物质世界和认识世界构成的问题,他希望把语言失败论的忧伤,“转化为更主动的、积极的一种生命的姿态”。
  
  当代汉语诗歌进入“大诗人”时代
  
  结束了南京大学的讲读会,嘉宾们转战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于4月28日晚举办“香樟木诗丛”首发暨签售会,与读者朋友们见面。
  
  六位诗人中,出生于1956年的欧阳江河是年纪最大的,其诗集中所选诗歌,最早的一首创作于1986年。欧阳江河表示:“大家读我这本诗集里面的诗,能读出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会读出30岁的欧阳江河和66岁的欧阳江河,会读出衰老的过程。”他更推崇以怪癖博学入诗的韩愈。
  
  “诗歌的能力到了现在,已经发生了一个变化,即更专注于你能不能创造一个世界,通过创造世界的理念,把更本质的关系呈现出来,而这个呈现本身就包含了你对世界的理解。”鲁奖得主臧棣认为,大诗人就是一位集大成者,要有足够的产量,能够驾驭不同的题材,作品同时要能够对这个时代经验产生一定的触及力和转化能力。
 
3.jpg
  
  赵野认为,中国新诗发展已逾百年,但大部分是在翻译语体的影响下写作,对他而言,就是要寻求怎么建构一种真正的现代汉语。“我一定是要回到古代汉语系统,在这么一个浩瀚的资源里面去寻找东西。”基于此,赵野特别关注汉语本身的特质,并希望自己能够在新诗里重新把它们焕发或激发出来,从而匹配当下现实。
  
  陈东东谈到,写作也好,诗歌也好,都不像体育,可以定一个标准,争个一二。“我们是为语言左右的人,你有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就会出现,如果你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这个大诗人就不存在。” 王君认为,“大”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一个诗人是独特的,最简单的讲法,他对这个时代或者对这个时代的诗歌文本有一个独特的贡献、一个独特的想法。出生于1974年的梁小曼则在孤独的诗歌写作中,变得越来越坚定。她关心人之处境的现实,以及气候变化、自然环境对人的处境所造成的改变,等等。
  
  “作为一个资深的诗歌观察者”,主编敬文东总结到,好几年前欧阳江河老师提出过大国写作,和我们这个国家在经济体量上,在国际地位上蒸蒸日上相呼应。如今国家在高速发展,提出这个“大诗人”概念,我们的诗人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大诗人,多少也是与时代互文。
  
  六位诗人在中国当代诗坛各有代表性,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继“朦胧诗”和“第三代诗”运动过后,中国当代诗歌在后疫情时代迎来新的发展。诗人们与时代互文呼应,努力突破现代性的桎梏,创作既存在于当下时域又触碰未来的先锋性诗歌,进入到广阔写作的无限可能。或许,中国当代诗歌的“大诗人”时代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