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苏轼评传

苏轼评传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文艺领域堪称一代典范的苏轼,在哲学、美学、史学、政治以及人生修养诸方面也曾发表许多精辟之见,而且其间条理贯通,自成一家之学。 历史人物的学科分类,在中国官方史书中早已出现。《宋史》就有“道学”、“儒林”、“文苑”三传的分别。值得注意的是,苏轼的传记并未出现在《文苑传》中,这就意味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并非仅局限于文苑之内。本书正是力图恢复苏轼作为思想文化巨人的本来面目,考察他在哲学、史学、政治学、美学、文艺学等多方面的成就。 本书旨在从一个思想者的角度追踪这位文化巨人丰富的精神景观,并注重考察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其对于宋代乃至整部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及其在陶铸我们民族、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方面所起的作用。相比于单纯的文学家的苏轼,思想者的苏轼或许更切近他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那个形象:竹杖芒鞋,吟啸徐行于中国大地上的东坡居士。
系列名: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作者:王水照 朱刚 编辑:阎居梅 ISBN:978-7-305-04152-5
出版时间:200206 字数:510 定价:60
开本:大32开 页数:644 装订:精装
版次:1 CIP分类号:  
 

作者简介

王水照,男,浙江余姚人,1934年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即进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担任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出版有《唐宋文学论集》、《苏轼论稿》、《苏轼其人和文学?(日译本)、《宋代文学通论》(合著)、《苏轼研究》、《苏轼选集》等著作。

内容简介

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各文艺领域堪称一代典范的苏轼,在哲学、美学、史学、政治以及人生修养诸方面也曾发表许多精辟之见,而且其间条理贯通,自成一家之学。 历史人物的学科分类,在中国官方史书中早已出现。《宋史》就有“道学”、“儒林”、“文苑”三传的分别。值得注意的是,苏轼的传记并未出现在《文苑传》中,这就意味着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并非仅局限于文苑之内。本书正是力图恢复苏轼作为思想文化巨人的本来面目,考察他在哲学、史学、政治学、美学、文艺学等多方面的成就。 本书旨在从一个思想者的角度追踪这位文化巨人丰富的精神景观,并注重考察其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其对于宋代乃至整部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及其在陶铸我们民族、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方面所起的作用。相比于单纯的文学家的苏轼,思想者的苏轼或许更切近他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那个形象:竹杖芒鞋,吟啸徐行于中国大地上的东坡居士。

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导言 产生巨人的时代
一、宋代文化的鼎盛局面
二、从“祖宗家法”到“庆历新政”
三、北宋的财政问题
四、哲学、文学的勃兴与“士”的崛起
第一章 “吾生如寄耳”:家世与生平
一、长江上游的天府之国
二、在家乡与京城之间
三、变法风潮中的汴京
四、从二千石到阶下囚
五、谪居江岸的东坡居士
六、成为元桔大臣
七、四任知州
八、流放到海角天涯
九、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
第二章 究天人之际:苏轼的哲学
一、哲学史上的苏轼
1.疑经、辨孟、非韩思潮中的一家之学
2.苏轼哲学的历史地位
二、研究苏轼哲学的基本资料
三、苏轼哲学概述
1.苏轼论“道”:自然全体的总名
2.从“道”到“善”:自然与名教的逻辑联系
3.对“性善”论的驳斥
4.与自然之“道”相应的自然之“性”
5.“性命自得”的逻辑结构
四、苏轼哲学的特色
第三章 通古今之变:苏轼的史学
一、《春秋》学与相关史论
1.苏氏《春秋》学
2.“正统论”与名实之辨
3.历史编纂学与历史批评
二、苏轼的史评
1.道德
2.风俗
3.理势
4.智术
第四章 立朝大节:苏轼的政治态度
一、政论
二、政见
1.熙宁二年
2.熙、丰阶段
3.元丰七、八年
4.元祜阶段
三、政治人格
第五章 文艺成就与美学思想
一、苏轼创作的发展阶段
二、光照千古的文艺成就
1.诗
2.词
3.文
4.书画 
三、苏轼的文艺美学思想
1.“苏氏之道”的美学内涵
2.苏轼的文艺创作论
3.苏轼的文艺鉴赏与批评
四、中国审美文化的历史转折
第六章 人生思考与文化性格
一、颜子学与“寄寓”思想
二、生死、出处、大地
三、“寄寓”者的文化性格
四、“寄寓”与“存性”
附录一 苏轼年表
附录二 人名索引
附录三 文献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