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交往音乐教育论

交往音乐教育论 本书主要以交往理论的主体间性、理解、对话、生活世界这几个核心思想来观照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对话与理解的过程,音乐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中生成与发展。该书稿针对中国音乐教育现状,阐释了以交往、对话包括相互理解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哲学与教学实践,探讨了交往音乐教育理论、意义等方方面面,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玉江 编辑:黄卉,蔡文彬0 ISBN:978-7-305-15724-0
出版时间:201508 字数:257 定价:35.00
开本:16开 页数:240 装订:平装
版次:1 CIP分类号:188557  
 

作者简介

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音乐教育理论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1项,在《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音乐与表演》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2010年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交往理论的主体间性、理解、对话、生活世界这几个核心思想来观照音乐教育,认为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对话与理解的过程,音乐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中生成与发展。该书稿针对中国音乐教育现状,阐释了以交往、对话包括相互理解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哲学与教学实践,探讨了交往音乐教育理论、意义等方方面面,对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及未来发展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录

前  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一)个人音乐教育心路历程的反思	1
(二)多元文化对现实音乐教学的挑战	7
二、相关研究综述	9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11
(一)文献资料法	12
(二)比较研究法	12
(三)观察法	12
四、研究的意义	13
第一章  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哲学反思	15
一、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教育主体性哲学的形成	15
(一)西方主体性哲学的内涵	15
(二)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教育主体性哲学的形成与发展	17
二、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教育主体性哲学图景	22
(一)技术理性的音乐教育观	23
(二)作为客体(音乐作品)存在的音乐审美教育	28
(三)音乐教育中的实体思维	31
(四)单一主体性“独白”的音乐教育	35
三、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哲学面临的困境	36
(一)物化的音乐教育对人文知识的遮蔽	36
(二)音乐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割裂	39
(三)音乐教育中对话的缺失	42
(四)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理解的缺失	45
第二章  交往理论:超越音乐教育主体性哲学的一个理论选择	49
一、交往理论:西方“主客二分”主体性哲学的超越	49
二、交往的内涵	53
(一)主体间性	54
(二)理解与对话	57
(三)生活世界	59
三、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64
四、走向交往: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应然追求	66
第三章  交往的音乐教育学意义	71
一、音乐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性对话与理解的过程	71
二、音乐教育的意义在生活世界中生成和发展	79
三、音乐教育归属于人文学科	82
第四章  交往音乐教育的立论基础	89
一、音乐教育实践哲学:交往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	89
二、社会互动理论:交往音乐教育的社会学基础	100
三、建构主义心理学:交往音乐教育的心理学基础	104
第五章  交往音乐课程观	111
一、20世纪以来我国音乐课程建构的科学理性观剖析	111
(一)音乐课程的开发范式	112
(二)音乐课程知识选择的“科学性”	115
(三)音乐课程中知识交往的缺失	117
二、当代课程观的后现代转向及其交往意义	121
三、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转向	123
四、回归生活世界的音乐课程观建构	125
(一)追求人学意义	127
(二)追寻生命意蕴	128
(三)探寻音乐审美的主体间性	129
(四)倡导多元文化	131
第六章  走向交往的音乐课堂教学	133
一、从实体到交往:音乐教学的思维转向	133
(一)实体思维音乐教学的表征	133
(二)交往思维音乐教学的表征	137
二、对话式教学:走向交往的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142
(一)对话式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	143
(二)对话式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	148
第七章   音乐教师教育范式: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	157
一、音乐教师教育知识观:从“知识授受”走向“知识交往”	159
二、音乐教师教育观:从“技术型”走向“反思实践型”	169
三、研究方法:从“实证研究”走向“文化研究”	176
四、本土音乐教育:从“文化边缘”走向“文化认同”	181
结  语	186
参考文献	188
后  记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