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安徽省典型城市不同功能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安徽省典型城市不同功能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 本书选择资源型城市淮北市、工业型城市芜湖市和生态旅游型城市黄山市3个不同职能定位城市作为安徽省的典型城市,将城市建设用地按照功能划分为工业、商业、居住和教育4种功能区,实施不同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与层次分析法以及CA模型研究揭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空间分异特征。本书试图通过选定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区,剖析城市土地集约化过程、结果,并洞悉导致这些过程及结果的原因,从而辅助决策者制定不同类型城市和城市内不同功能用地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作者:孙燕著 编辑:田甜/荣卫红0 ISBN:978-7-305-16689-1
出版时间:201604 字数:174 定价:28.00
开本:小16开 页数:176 装订:平装
版次:1 CIP分类号:F299.275.4  
 

作者简介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理学博士。现任职于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要从事土地经济与政策、不动产策划与管理,人口经济与城市化等方面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资源型城市淮北市、工业型城市芜湖市和生态旅游型城市黄山市3个不同职能定位城市作为安徽省的典型城市,将城市建设用地按照功能划分为工业、商业、居住和教育4种功能区,实施不同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采用实码加速遗传算法与层次分析法以及CA模型研究揭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空间分异特征。本书试图通过选定典型城市作为研究区,剖析城市土地集约化过程、结果,并洞悉导致这些过程及结果的原因,从而辅助决策者制定不同类型城市和城市内不同功能用地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3

1.3国内外研究进展4

1.3.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4

1.3.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机制6

1.3.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应7

1.3.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途径8

1.3.5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10

1.4研究内容与方法11

1.4.1研究内容11

1.4.2研究方法12

1.4.3技术路线12

2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14

2.1研究区的选择14

2.1.1典型工业型城市的选择14

2.1.2典型资源型城市的选择15

2.1.3典型旅游型城市的选择16


2.2研究区域概况18


2.2.1自然条件18

2.2.2社会经济概况19

2.2.3土地利用概况20

2.3数据来源与处理24

2.3.1空间信息数据24

2.3.2社会经济数据27

3城市不同功能用地集约利用评价28

3.1功能区划分28

3.1.1工业功能区划分28

3.1.2商业功能区划分33

3.1.3居住功能区划分35

3.1.4教育功能区划分40

3.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3

3.2.1工业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43

3.2.2商业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44

3.2.3居住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45

3.2.4教育功能区评价指标体系46

3.3评价方法49

3.3.1RAGAAHP50

3.3.2指标标准化53

3.4评价结果及分析54

3.4.1工业功能区54

3.4.2商业功能区59

3.4.3居住功能区62

3.4.4教育功能区66

4不同功能用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分析70

4.1不同功能用地集约利用的内在影响因素70

4.1.1资本投入70

4.1.2人口因素76

4.1.3技术条件82

4.2不同功能用地集约利用的外在影响因素85

4.2.1土地价格85

4.2.2政策制度88

5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分异及动态模拟93

5.1CAMarkov模型设计93

5.1.1概念模型设计93

5.1.2基于Markov总量预测的CA时间控制94

5.1.3基于Logistic回归的CA元胞适应度计算(全局性约束)

95

5.1.4基于生命机制的CA元胞邻域空间影响计算(局部性约束)

96

5.1.5综合转换概率的确定98

5.2不同功能用地集约利用情景模拟99

5.2.1元胞自动机的构成99

5.2.2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设置100

5.2.3芜湖市功能区土地利用模拟101

5.2.4淮北市功能区土地利用模拟106

5.2.5黄山市功能区土地利用模拟110

6城市及功能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调控对策115

6.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策略115

6.1.1规划管理控制总量115

6.1.2差别配置优化增量116

6.1.3综合整治盘活存量117

6.1.4市场机制增效流量117

6.1.5依法行政提升质量118

6.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118

6.2.1基于国土资源综合承载力的建设用地总量控制118

6.2.2实施多层次的节约集约评价119

6.2.3完善集约用地标准,科学制定集约用地规划121

6.2.4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动态监管122

6.2.5积极总结和探索节地技术和模式123

6.3不同类型城市的集约利用对策124

6.3.1工业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124

6.3.2资源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133

6.3.3旅游型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136

7结论139

参考文献141

附录A专家打分表150

附录B全部企业数据表152

附录C集约利用评价部分过程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