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机化学(第二版) 本书共分十六章,主要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以上为烃类);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类,硝基化合物,腈类,含硫有机化合物(如硫醇,硫醚,硫酚,磺酸,砜与亚砜等),含磷有机化合物等元素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以官能团和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引导性质教学为主线,对全书进行修订。围绕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经济社会化学应用人才培养需要,汲取师生十多年来应用该教材的营养和经验,吸纳近年来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相关成果。
作者:冯泳兰主编 编辑:贾辉,吴汀0 ISBN:978-7-305-17864-1 出版时间:201611 字数:720 定价:75.00 开本:16开 页数:480 装订:平装 版次:1 CIP分类号:266927
本书共分十六章,主要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以上为烃类);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羧酸衍生物,胺类,硝基化合物,腈类,含硫有机化合物(如硫醇,硫醚,硫酚,磺酸,砜与亚砜等),含磷有机化合物等元素有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以官能团和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引导性质教学为主线,对全书进行修订。围绕高等师范学院学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和经济社会化学应用人才培养需要,汲取师生十多年来应用该教材的营养和经验,吸纳近年来有机化学教学研究相关成果。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价键理论 二、分子轨道理论 三、共价键的属性 四、共价键的均裂和异裂 第三节 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 一、诱导效应 二、共轭效应 三、超共轭效应 第四节 酸碱理论 一、布朗斯特(Brфonsed)理论 二、路易斯(Lewis)酸碱理论 第五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一般步骤 第六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分子中碳原子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第七节 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第一节 构造异构现象 一、碳干异构 二、位置异构 三、官能团异构 四、互变异构 第二节 顺反异构 一、含有双键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二、环状化合物的顺反异构 第三节 构象异构现象 一、直链烃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二、环状烃的构象 第四节 对映异构现象 一、物质的旋光性 二、旋光度测定法和比旋光度 三、手性和分子的对称因素 四、含一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光学异构 五、含两个相邻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光学异构 六、含有三个相邻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光学异构 七、构型的R、S命名原则 八、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九、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光学异构 十、外消旋体的拆分 十一、不对称合成 第三章 饱和烃 第一节 链烷烃 一、链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 二、链烷烃的命名 三、链烷烃的分子结构 四、链烷烃的构象 五、链烷烃的物理性质 六、链烷烃的化学性质 七、链烷烃的来源和制备 第二节 环烷烃 一、环烷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三、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四、环烷烃的分子结构和稳定性 五、环烷烃的构象及构象分析 第四章 不饱和烃 第一节 单烯烃 一、单烯烃的命名 二、单烯烃的结构 三、单烯烃的物理性质 四、单烯烃的化学性质 五、单烯烃的工业来源和实验室制法 第二节 炔烃 一、炔烃的命名 二、炔烃的结构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 五、炔烃的制法 第三节 二烯烃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和共轭效应 三、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第五章 芳烃 第一节 单苯芳烃 一、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二、苯的结构 三、单苯芳烃的物理性质 四、单苯芳烃的化学性质 五、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及定位效应 第二节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一、多环芳烃 二、非苯芳烃 第三节 芳烃的来源 一、从炼焦副产品回收芳烃 二、从石油催化重整油及催化裂化制取芳烃 第六章 卤代烃 第一节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结构 一、卤代烃的分类 二、卤代烃的命名 三、卤代烃的结构 第二节 卤代烷 一、卤代烷的物理性质 二、卤代烷的化学性质 三、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 四、消除反应的机理 第三节 卤代烯烃 一、卤乙烯型卤代烯烃 二、烯丙型卤代烯烃 第四节 卤代芳烃和多卤代烃 一、卤代芳烃 二、多卤代烃 第五节 卤代烃的制法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第一节 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 一、电磁波 二、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分类 第二节 紫外光谱 一、紫外光谱及其产生 二、Lambert-Beer定律和紫外光谱图 三、紫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关系 第三节 红外光谱 一、红外光谱的产生和谱图的表示方法 二、不同官能团在红外光谱中的特征吸收频率 三、红外光谱解析 第四节 核磁共振 一、1H-NMR的基本原理 二、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 三、1H-NMR的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 四、1HNMR谱图解析 五、13C-NMR谱简介 第五节 质谱 一、基本原理 二、质谱仪和质谱图 三、质谱图解析 第八章 醇、酚、醚 第一节 醇 一、醇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二、醇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 三、醇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酚 一、酚的命名和结构 二、酚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 三、酚的化学性质 四、酚的制备 第三节 醚 一、醚的命名 二、醚的物理性质及光谱性质 三、醚的化学性质 四、醚的制备 五、大环多醚 第九章 醛酮醌 第一节 醛和酮 一、醛、酮的分类和命名 二、醛、酮的结构 三、醛、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四、醛酮的化学性质 五、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六、α,β-不饱和醛、酮 七、醛、酮的制备 第二节 醌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第一节 羧酸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一、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二、羧酸的结构 第二节 羧酸的性质 一、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二、羧酸的化学性质 三、羧酸的来源与制备 四、重要的一元酸羧酸 第三节 二元羧酸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三、重要的二元羧酸 第四节 取代酸 一、羟基酸 二、羰基酸 第五节 羧酸衍生物 一、分类和命名 二、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三、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四、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醇解的反应历程 第六节 β-二羰基化合物 一、β-二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活性氢 二、β-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及在有机合成的应用 第十一章 有机含氮化合物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二、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光谱性质 三、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四、重要的硝基化合物 第二节 胺 一、胺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二、胺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三、胺的化学性质 四、胺的制备 五、季铵盐和季铵碱的性质和用途 六、重要的胺 第三节 腈和异腈 一、腈 二、异腈 第四节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一、重氮化反应 二、芳香族重氮盐的结构和性质 三、重氮甲烷 四、重要的偶氮化合物和偶氮染料 五、叠氮化合物 第五节 分子重排 一、亲核重排 二、芳香族重排 第十二章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含硫有机化合物 一、硫醇、硫酚和硫醚 二、亚砜、砜和磺酸 第二节 含磷有机化合物 一、分类和命名 二、烃基膦化合物 三、有机磷农药 第十三章 杂环化合物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一、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 二、呋喃、噻吩、吡咯的性质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一、吡啶 二、二嗪 三、喹啉与异喹啉 四、嘌呤 第十四章 碳水化合物 第一节 单糖 一、单糖的结构 二、单糖的性质 第二节 双糖 一、蔗糖 二、麦芽糖 三、纤维二糖 四、乳糖 第三节 多糖 一、淀粉 二、纤维素 三、肝糖 第十五章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第一节 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分类、命名和结构 二、氨基酸的性质 三、氨基酸的制备 第二节 多肽 一、多肽结构的测定 二、多肽的合成 第三节 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分类和功能 二、蛋白质的性质 三、蛋白质的结构 第四节 核酸 一、核苷酸和核苷 二、核酸的结构 三、核酸的功能 第十六章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基础 第一节 有机合成的基本反应 一、增长碳链或增加支链的反应 二、碳链减短的反应 三、合成碳环的反应 四、官能团的引入 第二节 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逆合成分析法 二、分子简化法 三、官能团的置换、添加或消去法 四、分子拆解法 第三节 分子的切断 一、醇的切断 二、烯烃的切断 三、芳香族化合物的切断 四、简单酮的切断 五、简单羧酸的切断 第四节 保护基团 一、羟基的保护-形成醚或酯 二、二醇的保护-形成缩醛、缩酮或碳酸酯 三、羰基的保护 四、羧基和氨基的保护 第五节 导向基的引入 一、活化导向 二、钝化导向 三、封闭导向 第六节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实例 附录 常见缩写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