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卷本、800万字、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70位历史学者合作编著的《中华民国专题史》问世已经半年。作为大陆方面的牵头人,著名民国史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张宪文半年来仍未停下忙碌的步伐。已逾八旬的他又在为建设两岸历史研究合作基地而忙碌。辛亥革命纪念日前夕,张宪文教授在家中为本报记者讲述了两岸研究合作中的一些故事。
■领导第一次提想法张宪文没敢答应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两岸历史学者都处在各说各话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台湾开放大陆探亲后,两岸学术界开始交往、互动。甚至还在一些场合发生过争论。经过近20年的交流,双方的材料和著作,大家都看了不少,在不少问题上也取得了共识。”张宪文说。
有了共识做基础,双方一些学者开始有了合作意向。北洋时期编撰的《清史稿》有一些谬误和疏漏,两岸都对《清史稿》进行了修订或重修。在此过程中,就有学者提出了两岸共同研究、编撰民国史的想法。由于当时的两岸形势,这个想法最终不了了之。
转机出现在2010年。那时,时任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的张东刚来南京。在南京大学,张东刚提出,希望由张宪文教授牵头,组织两岸学者写一部多达10卷本的民国史。
张东刚第一次提出想法时,张宪文并没有接话:“我心想他是随便谈谈的呢。后来他再次提出想法时,我才觉得教育部对这个问题应该是有所思考的。答应了拿个方案出来。”
与谁合作,张宪文第一个就想到了自己的山东老乡、台湾著名史学家、中研院院士张玉法。张玉法比张宪文略小一些,对大陆有着深厚的感情。开放探亲之后,他是最早来到大陆的台湾学者之一。在学术会议等场合的多次交流,让张宪文与张玉法之间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听说合作建议,张玉法一口答应,并迅速在台湾组织了30余位学者队伍。张宪文也组织了近40位大陆和港澳学者。
30余位台湾学者,大都是张宪文和其他大陆学者熟悉的面孔。这让张宪文颇感欣慰。“经过多年的交流,两岸学者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此次参与合作修史的两岸学者以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为主,两岸交流后继有人,更是希望所在。”
■如何断代成了
两岸合作修史的第一道槛
合作开始,史书究竟写到何时,成为两岸学者要面对的第一道槛。台湾学者主张一直写到今天。这显然让大陆无法接受。
关键时刻还是张宪文想出了办法:写到1949年,但是不说中华民国到1949年结束。
“这不是学者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为学者不争论,争论也没有结果。未来怎么办,以后再说。”张宪文的解释得到了两岸学者的一致认可。
其实,这不是张宪文第一次面对类似的问题。1994年,张宪文到台湾。时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设宴款待,并邀请一些台湾资深学者作陪。席间秦孝仪问:大陆的民国史为什么只写到1949年。
张宪文回答说:大陆对民国建立以来的历史研究是分段的。有人研究1949年以前,有人研究1949年之后的大陆,有人研究1949年之后的台湾,未来,这几块是要合并在一起的。如何合并,是后人的事。
“就像一条牛仔裤,上面是一整块,下面要分两条毛边裤腿,但是只有合在一起,才是一条完整的裤子。”张宪文打了一个比方。
确定了时间下线,又面对体例的选择问题。最终两岸学者决定采用专题史的体例,而不是通史的体例。因为一旦选择通史体例就不能遗漏重大问题,并且必须解决历史分期上下限问题。然而,采用专题史的体例,对于有分歧的学术问题,如果是一般性的问题,会把两种看法都呈现在书里,但很难达成共识的少数重大问题,则可以选择回避。
确定了大的方向和原则,加之两岸学者此前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交流和共识,在修史的过程中,两岸学者没有出现太多的认识冲突。
■尊重历史准确表述才能抚平创伤
在修史过程中,两岸学者遵照“求同存异、求同化异”的方针。有了大的共识,然而在细节方面依然有不少差异,这是很正常的。即使是在双方共识最多的抗战史部分,由于习惯用语等的不同,双方依然有不少需要沟通的地方。
“比如,过去台湾常把中共领导的军队说为‘共军’,大陆就很难接受。经过协商,我们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均使用准确的历史称呼。比如八路军、新四军等。对于一些时代印记特别明显的词汇和语言表达,在引文里可以引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接受其观点。”张宪文说。
在合著抗战史过程中,张宪文发现台湾学者写的初稿中,正面战场表述比较多,敌后战场基本没有涉及。张宪文当即指出,台湾学者很快接受了建议,做出修改。对敌后战场进行了较大的补充。
“很多时候出现问题是习惯性因素,不是排斥性因素造成的。历史上的争斗造成了两岸之间的心理创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两岸同胞沿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坚定走下去,就一定可以抚平历史造成的心理创伤。抚平创伤,从历史学者的角度就是要尊重历史,恢复历史真相。”张宪文说。
台湾专家也在努力抚平心理创伤。在新书发布会上,张玉法呼吁,两岸能够合修一部中华民族抗战史。张玉法认为:抗战在中华民族近代史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两岸共同来修一部抗战全史,是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也为后来的史学界提供一个很好的教材。
张玉法的“路线图”赢得了两岸学者的一致赞同。台湾“海基会”前副董事长邱进益直接提出了“时间表”:两岸及港澳学者共同定一个五年计划,从明年开始,到2021年正式推出抗战全史。
“这一次两岸合作编著的《中华民国专题史》为两岸增信释疑做出探索。合作中,两岸学者进一步形成若干历史共识。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今后两岸共享史料,共修史书,积累了经验。未来两岸合作修史,前景可期。我们会努力把两岸合作研究变成常态化工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贡献。目前我们已经有了建设两岸历史研究合作基地规划,正在积极推进中。”张宪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