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媒体聚焦

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金鑫荣谈发展

时间:2016-01-21 15:41:00    来源:《百道网》     作者:采/陈贤;执笔/瞿磊


  金鑫荣.jpg

  对于已经到来的“十三五”,南大社提出“致力精品学术出版,打造大学学术出版重镇”的发展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金鑫荣认为,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多元化等方面还要下工夫,同时要形成综合性大学出版社的特色,既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在新的“十三五”规划中要体现这样的经营理念。

  南大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一直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以学术出版为根本,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为两翼,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已经到来的“十三五”,南大社提出了“致力精品学术出版,打造大学学术出版重镇”的发展目标,加强创新发展力度,建设开放共享平台,努力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业态数字化、合作国际化、产业多元化,努力建设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

  南大社社长兼总编辑金鑫荣表示:“大学出版社作为中国出版业的一支重要方面军,我们一定要坚定学习、深刻领会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利用中央政策释放出的重大战略利好,时刻牢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以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

  内部经营上的“三个转型”

  2015年中,南大社组织了一次大学社的数字出版研讨和“互联网+”独立书店转型升级研讨会。金鑫荣把2015年称为南大社的“出版转型”年,并提出内部经营上的“三个转型”——一是从传统的纸质出版升级到“数字化+”出版的转型;二是考核上从纯粹的码洋数量到向真正的以利润为核心的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方式转型;强调学术出版核心是品牌建设,彰显学术影响力和美誉度;教育和大众出版板块要祛除泡沫码洋,主要考核经营利润;三是从传统的店面营销向数字化营销等多元化营销方式转型。营销转型之后,原来一体化的考核方式转变为营销的三驾马车:即传统的店面营销、互联网营销、馆配营销这三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营销,实现分类管理,分类考核。

  独立书店也被南大社当做一支独立的营销力量。金鑫荣表示,独立书店尤其独特的生存空间,近几年来,在政府一系列政策引导下,它们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和阅读空间。对人文社科类图书而言,独立书店面向的是比较有层次的消费者和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南大社和北大社、浙大社等兄弟社联系了全国近三十家独立书店,希望共建一个独立书店的分销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合作机制,可以促进各家独立书店的销售份额。

  金鑫荣认为,网络营销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新媒体模式的即时性宣传;二是要图书内容的专题化营销,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标记,在海量的品种中脱颖而出;三是要实现常态化管理和服务,配备高素质的专业网络营销队伍,负责与各大网店的合作,一起共建平台店,负责从微博、微信到相关页面的宣传。

  “对网店来说,没有传统渠道所谓的新书和旧书之分,只有新老版本之别。”金鑫荣表示:“我们原来在网络营销方面关注得不够,与兄弟社相比,网络销售占比过低。”从“十三五”开始,南大社将独立考核网络书店的销售,争取在两到三年内把网络营销的占比提升到比较高的水平。

  出版是文化的领航者,要做一个有思想的出版家

  “千万不要把一个出版企业等同于一个普通的文化企业,更不能把出版纯粹地当成一个盈利的平台,如果那样的话,出版就失去了价值、目标和方向。”金鑫荣认为,尽管出版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很小,但是出版的文化传承、价值传承和对学术的传承,却是兹事体大,不可小觑,不管产业转型如何变化,也不论传播方式有什么改变,出版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人类文明、文化传承的永恒载体。出版是关乎人类思想、灵魂的特殊产业,书籍也是不可替代的特殊商品,它具有独特的政治和文化属性,任何把出版仅仅当做产业而轻率的把出版定位为“朝阳”或“夕阳”产业都是偏狭和不当的。事实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因传播方式的颠覆性改变反而促进了出版业的大繁荣,大发展,而在这“荣景”当中,他认为当下的出版者需要强化四个功能:一是人类知识和文化发展的园艺师;二是文化产业的创意人;三是核心价值传递者;四是优秀作品的接生婆。出版人要保持初心,对出版有一份真正的热爱和忠诚、投入与专注;出版者更要做一个思想文化的引领者。

  金鑫荣认为:“大学是思想和知识的源生地,创新创业的的孵化器,大学出版社应该承接这样的思想和文明之果,做一个有思想的出版者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大学社盲目追求码洋GDP,是本末倒置,黄金有价学术无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以学术出版为本,以精品学术为魂

  “十二五”期间,南大社的发展策略是“一体两翼”——即以学术为本体,以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在新一轮的改革当中,南大社依然提出“以学术出版为本,以精品学术为魂”这样一个出版理念。金鑫荣经常说,失去“根本”,出版就变得头重脚轻;没有“灵魂”,就是一个“失魂”的文化企业。因此不能“忘本”“失魂”。南大社依托于南京大学的学科特色和学术风范,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新学衡”之学术理念,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集东西之学问,酿天下之书香。目前南大社的学术出版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以及大型文献的整理,南大社已经出版的两百部《中国思想家评论丛书》,花了二十年时间进行搜集整理,被称为世纪之交最大的思想文化出版工程;二是民国史专题研究,除了已经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中国抗日战争全史》等出版物外,今年4月20日出版发布了18卷本的《中华民国史专题史》,由两岸四地的70位学者共襄盛举;第三是域外经典译介,其中的《当代学术棱镜》《激进思想家》系列等共有二十多个系列,注重当代西方学术经典和学术前沿的著作,有些是初次引进的,这样的丛书已经持续将近15年,150多种,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第四是大型文献的整理出版,如《全清词》、《全清戏曲》(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还有大型民国文献,其中的《民国文献出版数据库》(中央财政部文资办项目)的出版、运营等等。

  南大社在传统文化板块也有很多项目,如《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十卷本,《中国学术思想史》二十卷本,《孔子新汉学丛书》十卷本,还有《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八卷本,《百年佛学精华集成》一百卷本。另外,古籍整理出版了《全清词》(雍乾卷),即将出版《全清词》(嘉道卷)。在“十三五”期间《全清戏曲》预计将出版五六十卷本。

  “十二五”期间,南大社获得20多项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在国家出版基金、“三个一百”原创工程、“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经典中国”出版工程、财政部“文资办”资助项目等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十二五”期间共获得两项中国出版政府奖、三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在精品学术出版有良好的建树。

  金鑫荣表示,南大社在“十三五”期间将在“十二五”的基础上,继续以精品学术作为重要的出版导向,在精品学术上发力。“十三五”期间,南大社将关注国家重大战略文化层面的选题,如“南海研究”出版工程、钓鱼岛系列出版工程、“一带一路”出版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工程等。

  精品学术的产生必须借助客观科学的评介体系,由南京大学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联合共建、南大社主体运营的《中文学术图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BKCI)是南大社重大的文化产业项目,也是重大的数字化出版项目,获得财政部“文资办”资助。该项目以历年来中文学术图书的引文索引为依据,通过客观的数据集成分析以及行业一流专家的推荐评介,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中文学术图书评介体系,2015年7月份第一批11个学科评介在北京正式发布,在学术界、出版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2016年21个人文社科学科全本发布后,将为我国的人文社科学术图书的出版、大学和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学者个体学术成果的评介建立一个良好的学术评介机制。

  以文化为本体的多元化发展

  在发展路径选择上,金鑫荣认为,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多元化等方面还要下工夫,同时要形成综合性大学出版社的特色,既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在新的“十三五”规划中要体现这样的经营理念。

  出版业的多元化必须以文化为本体,以出版为主业。南大社的多元化建设将依托南京大学,借助南大的新校区建设,延生拓展发展空间,建立一个基于出版为主体的综合性文化出版产业园。同时充分利用江苏文化大省、教育大省的区域性优势,提倡开放共享和资源整合,力推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发展创客空间,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南大社在“十三五”已经提出“百校名品工程”,即联合江苏、全国的一百所高校,建立长期的比较紧密的合作联系,直接面对市场,与各高校对接,面对面服务。除了图书出版之外,还会组织学术活动。 例如南大社与江西财大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联合举办的经济论坛,组织专家定期进行互动,深化合作创新领域。同时分清权重和利益,互享共赢。

  南大社还与地方城市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已在常州、盐城、淮安、连云港等四个城市设立了出版中心。

  以十三五规划为契机,迈向发展新征程

  新时期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如何转型?大学社应该如何定位?这是目前大学社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金鑫荣认为,跟西方很多大学出版社相比,我们的商业化程度很高,经营压力比较大,既要突出社会效益、承担文化责任,又有盈利的压力,这也是改制以后很多大学出版社运营充满挑战的地方。

  南大社未来的发展将以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为契机,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共同谋划未来愿景。 致力于精品学术出版,打造大学学术出版重镇。努力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数字化、国际化、多元化方面下功夫。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的“两栖”能力:即选题策划和文化创意能力,努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经济效益上要大幅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真正实现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努力建设成为一流的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