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有机化学(上、下)

有机化学(上、下)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十八章。第一章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分类、研究方法、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和有机反应的分类等。第七章介绍对映异构的各种基本概念。第九章重点介绍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有重要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以及质谱等几种常用方法和手段。其余各章均按官能团体系阐述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贯穿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线,主要根据价键理论和电子效应来阐明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适当介绍立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典型的有机反应历程,力求简明扼要。
系列名:高等院校化学化工教学改革规划教材
作者:曹健 王杰 编辑:陈济平,吴汀0 ISBN:978-7-305-14613-8/01
出版时间:201412 字数:958 定价:93.00
开本:16开 页数:744 装订:平装
版次:1 CIP分类号:309944  
 

作者简介

曹健,盐城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和研究,发表论2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6篇。王杰,南京大学教授。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上、下两册共十八章。第一章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分类、研究方法、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和有机反应的分类等。第七章介绍对映异构的各种基本概念。第九章重点介绍在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中有重要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以及质谱等几种常用方法和手段。其余各章均按官能团体系阐述各类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合成及应用。贯穿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线,主要根据价键理论和电子效应来阐明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适当介绍立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典型的有机反应历程,力求简明扼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二、有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
三、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组成与结构的特点
2.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特点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中的共价键
一、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
2.轨道杂化理论
3.分子轨道理论
4.共振论
二、共价键的键参数
1.键长
2.键角
3.键能
4.键的极性
三、共价键的断裂
1.断裂方式
2.有机反应类型
第三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第四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
2.碳环化合物
3.杂环化合物
二、按官能团分类
习题

第二章 烷烃(按5学时编写)
第一节 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一、烷烃的同系列
二、烷烃的同分异构
1.烷烃的同分异构体
2.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表示
三、伯、仲、叔和季碳原子
第二节 烷烃的命名法
一、普通命名法
二、系统命名法
1.直链烷烃的命名
2.支链烷烃的命名
第三节 烷烃的构型
一、碳原子的四面体概念及分子模型
1.碳原子的四面体
2.分子模型
二、烷烃分子的形成
第四节 烷烃的构象
一、乙烷的构象
二、正丁烷的构象
第五节 烷烃的物理性质
第六节 烷烃的化学性质
一、卤代
1.卤代反应的特点和条件
2.影响卤代反应活性的因素
二、氧化和燃烧
1.烷烃的氧化
2.烷烃的燃烧
三、热裂
1.热裂
2.催化热裂
第七节 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
一、自由基和自由基的活性
二、烷烃卤代反应机理
三、影响烷烃卤代反应的因素
[应用举例] 
习题

第三章 单烯烃(按6学时编写)
第一节 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
一、烯烃的结构
二、烯烃的同分异构
1.构造异构 
2.顺反异构
三、烯烃的命名
1.构造异构体
2.顺反异构体
第二节 烯烃的物理性质
一、熔点和沸点
二、偶极矩
第三节 烯烃的化学性质
一、催化加氢
1.催化加氢反应
2.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
二、亲电加成
1.与酸的加成
2.加卤素
3.羟汞化反应
三、硼氢化反应
四、烯烃与溴化氢的自由基加成反应
五、氧化反应
1.臭氧化反应
2.用高锰酸钾或四氧化锇氧化
3.空气氧化
4.过氧酸氧化
六、烯丙位的卤化
七、与碳烯的反应
八、聚合反应
1.自由基聚合
2.异丁烯的二聚
第四节 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一、诱导效应
1.诱导效应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诱导效应的强弱及测定方法
二、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1.烯烃与溴的加成
2.烯烃与酸的加成
三、马尔科夫尼可夫规则
1.从诱导效应来解释
2.从碳正离子中间体的稳定性来解释
3.从过渡态来解释
第五节 烯烃的来源和制备
一、烯烃的工业来源和制备
二、烯烃的实验室制备
1.卤代烷脱卤化氢
2.醇脱水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按4学时编写)
第一节 炔烃
一、炔烃的结构
二、炔烃的命名
三、炔烃的物理性质
四、炔烃的化学性质
1. 叁键碳上氢原子的活泼性
2. 亲电加成反应
3. 氧化反应
4. 还原反应 
第二节 二烯烃
一、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二烯烃的结构
1.丙二烯的结构
2.1,3-丁二烯的结构
三、共轭二烯烃的性质
1.1,2-加成与1,4-加成
2.Diels-Alder反应
第三节 共轭效应
一、共轭体系的类型
二、共轭效应的特征与传递
三、p-π和π-π共轭效应的相对强度
[应用举例]
习题

第五章 脂环烃(按4学时编写)
第一节 脂环烃的分类、命名和异构
一、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脂环烃的异构
1.构造异构
2.立体异构
第二节 环烷烃的性质
一、环烷烃的物理性质
二、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2.开环反应
第三节 环烷烃的构象
一、环张力学说和环丙烷的构象
1.环张力学说
2.环烷烃稳定性影响因素
3.环丙烷的构象
二、环烷烃的燃烧热和非平面结构
三、环丁烷和环戊烷的构象
1.环丁烷的构象
2.环戊烷的构象
四、环己烷的构象
1.环己烷的构象
2.取代环己烷的构象
第四节 脂环烃的制备
一、分子内偶联方法
二、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三、卡宾合成法
第五节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一、萜类化合物
二、甾族化合物
1.甾醇
2.胆汁酸
3.甾族激素
4.甾族生物碱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六章 芳烃 (按7学时编写)
第一节 苯的结构
一、苯的凯库勒式
二、苯环的共振式
第二节 芳烃的异构和命名
一、芳烃的同分异构
二、芳烃的命名
第三节 单环芳烃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亲电取代反应
2.自由基取代反应
3.加成反应
4.氧化反应
5.还原反应
第四节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一、定位规律
二、定位规律的解释
三、定位规律的应用
第五节 多环芳烃
一、联苯及其衍生物
二、多苯代脂烃
三、稠环芳烃
1.萘
2.蒽
3.菲
4.其他稠环芳烃
第六节 非苯芳烃
一、休克尔规则
二、非苯芳烃 芳香性的判断
[应用举例]
习题

第七章 对映异构(按6学时编写)
第一节 物质的旋光性
一、平面偏振光和旋光性
1.普通光与偏振光 
2.物质的旋光性
3.左旋和右旋
4.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二、旋光仪和比旋光度
1.旋光仪
2.旋光度
3.比旋光度
第二节 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一、手性和对映体
1.手性
2.手性分子
3.对映体
二、手性和对称因素
1.分子结构的对称因素
2.分子的对称性与手性的关系
第三节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一、手性碳
1.手性碳原子
2.手性原子和手性分子
二、构型的表示
1.楔形式
2.费歇尔投影式
3.各种构型表示方法间的转化
三、构型的标记
1.Cahn-Ingold-Prelog次序规则
2.R/S标记法
四、外消旋体的性质
1.对映异构体和外消旋体
2.对映异构体的性质
3.外消旋体的性质
第四节 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一、含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1.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
2.非对映异构体的性质
3.对映异构体的数目与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二、含两个相同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
1.内消旋体
2.内消旋体与外消旋体
3.对映异构体的数目与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第五节 环状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1.二元取代环丙烷的对映异构
2.二元取代环丁烷的对映异构
3.二元取代环戊烷的对映异构
4.二元取代环己烷的对映异构
第六节 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一、丙二烯型化合物
1.丙二烯型化合物的结构
2.丙二烯型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3.丙二烯型化合物存在对映异构的条件
二、单键旋转受阻碍的联苯型化合物
1.联苯型化合物的结构
2.联苯型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3.联苯型化合物存在对映异构的条件
三、含有其他手性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1.含有手性氮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2.含有手性硅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3.含有其他手性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第七节 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1.烯烃与卤素的加成
2.烯烃与次卤酸的加成
3.立体专一性和立体选择性反应
第八节 外消旋体的拆分
1.旋光异构与生理活性
2.制备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3.外消旋体的拆分
4.光学纯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八章 卤代烃(按6学时编写)
第一节 卤代烷的分类和命名
一、卤代烷的分类
1.按卤原子种类
2.按分子中所含卤原子数目
3.按烃基的不同
4.根据与卤素相连的饱和碳原子类型不同
二、卤代烷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2.系统命名法
3.俗名
第二节 卤代烷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1.沸点
2.相对密度
3.溶解度
二、化学性质
1.卤代烃反应活性的一般规律
2.亲核取代反应
3.消除反应
4.与活泼金属反应
5.还原反应
第三节 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一、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1.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2.SN2反应的立体化学
3.SN2反应特点
二、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1.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2.SN1反应的立体化学
3.SN1反应特点
三、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
1.烃基结构的影响
2.离去基团的影响
3.亲核试剂的影响
4.溶剂的影响
第四节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一、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分类
1.卤代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2.卤代芳烃的分类和命名
二、双键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
1.乙烯型卤代烃
2.烯丙型卤代烃
3.孤立型卤代烯烃
第五节 卤代烃的制备
一、由烃卤代
1.一般卤代
2.α卤代
3.芳环上的卤代
二、烯烃和炔烃的加成
三、由醇制备
1.醇与氢卤酸作用
2.醇与卤化磷作用
3.醇与亚硫酰氯作用
四、氯甲基化
五、卤素交换反应
[应用举例]
习题

第九章 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分析(按6学时编写)
第一节 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
一、紫外光谱的产生及其谱图的表示方法
二、紫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三节 红外光谱
一、红外光谱的产生及其谱图的表示方法
二、有机化合物重要官能团的特征吸收
第四节 核磁共振谱
一、基本原理
二、核磁共振氢谱
1.屏蔽效应和化学位移
2.峰面积与氢原子数目
3.峰的裂分和自旋偶合
三、核磁共振碳谱简介
第五节 质谱
一、基本原理
二、质谱图的组成与谱图解析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十章 醇、酚、醚(按8学时编写)
第一节 醇
一、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 醇的结构
2. 醇的分类
3. 醇的命名
二、醇的物理性质
三、醇的光谱性质
四、醇的化学性质
1. 酸性和碱性
2. 醇羟基的取代反应 
3. 酯化反应
4. 脱水反应
5. 氧化和脱氢
6. 多元醇的特性
五、醇的制备
1. 由烯烃制备
2. 由羰基化合物制备
3. 由卤代烃制备
第二节 消除反应的机理
一、双分子消除反应机理
二、单分子消除反应机理
三、消除反应的取向
四、影响消除反应的因素
1. 反应物的结构
2. 试剂的碱性
第三节 酚
一、酚的结构和命名
二、酚的物理性质
三、酚的光谱性质
四、酚的化学性质
1. 酚羟基的反应
2. 芳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五、酚的制备
1. 异丙苯氧化
2. 苯磺酸盐碱熔
3. 氯苯水解
4. 芳香族重氮盐水解
第四节 醚
一、醚的结构和命名
二、醚的物理性质
三、醚的光谱性质
四、醚的化学性质

 
1.     的生成
2. 醚键的断裂
3. 过氧化物的生成
五、醚的制备
1. 醇脱水
2. 威廉姆逊合成法
3. 烯烃的烷氧汞化-去汞法
六、环醚
七、冠醚
[应用举例]
习题

《有机化学》(下册) (按51学时编写)

第十一章 醛和酮(按10学时编写)
第一节 醛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醛和酮的结构
二、醛和酮的分类
三、醛和酮的命名
第二节 醛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一、醛酮的物理性质
二、醛酮的光谱性质
1.红外
2.核磁
第三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
一、亲核加成反应
1.与含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2.与含氧亲核试剂的加成
3.与含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4.与含硫亲核试剂的加成
5.与磷叶立德的加成
二、还原反应
1.催化氢化
2.用金属氢化物加氢
3.Meer-Ponndorf还原
4.直接还原成烃
5.醛酮的单分子和双分子还原
三、氧化反应
1.醛的氧化
2.酮的氧化
四、歧化反应
五、α-H的酸性
1. 互变异构
2. 卤代反应
3. 羟醛缩合反应
第四节 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一、简单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1.空间因素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2.电负性因素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3.试剂的亲核性对亲核加成的影响
二、复杂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
三、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1.Cram规则
2.Nu体积对加成方向的影响
第五节 醛酮的制备
一、氧化或脱氢法
1.芳烃侧链α-位的氧化
2.醇的氧化
3.烯烃的催化氧化
二、偕二卤代物水解法
三、傅-克酰化法
四、芳环甲酰化法
第六节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一、乙烯酮
二、α, β-不饱和醛酮
1.α, β-不饱和醛酮的1,2-加成和1,4-加成
2.HCN、RSH、R2NH等弱碱为亲核试剂
3.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三、醌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十二章 羧酸(按4学时编写)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一、羧酸的结构
二、羧酸的分类
三、羧酸的命名
第二节 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一、羧酸的物理性质
二、羧酸的光谱性质
第三节 羧酸的化学性质
一、酸性
二、羧基上OH的取代反应
1.酰卤化反应
2.酯化反应
3.酰胺化反应
4.成酸酐反应
三、脱羧反应
四、α-H卤代反应
五、还原反应
第四节 羧酸的制备
一、氧化法
1.烯烃和炔烃的氧化
2.芳烃的氧化
3.伯醇和醛的氧化
4.酮的氧化
二、羧化法
三、水解法
1.腈的水解
2.羧酸衍生物的水解
第五节 二元羧酸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1.二元羧酸的酸性
2.二元羧酸的脱水脱羧反应
第六节 取代羧酸
一、羟基酸
1.羟基羧酸的合成
2.羟基羧酸的化学性质
二、羰基酸
1.羰基羧酸的合成
2.羰基羧酸的化学性质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按10学时编写)
第一节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和光谱性质
一、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1.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
2. 羧酸衍生物的命名
二、羧酸衍生物的光谱性质
第二节 酰卤和酸酐
一、酰卤与酸酐的制备
二、酰卤与酸酐的物理性质
三、酰卤与酸酐的化学性质
1. 水解,醇解与氨解
2. 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3. 酰卤与酸酐的付克酰基化反应
4. 酸酐的柏琴反应
5. 酰卤与酸酐的还原反应
第三节 羧酸酯
一、羧酸酯的物理性质
二、羧酸酯的化学性质
1. 羧酸酯的水解、醇解与氨解
2. 羧酸酯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3. 羧酸酯的缩合反应
4. 羧酸酯的热消去反应
5. 羧酸酯的还原
第四节 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一、油脂
二、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三、磷脂和生物膜
第五节 酰胺
一、酰胺的物理性质
二、酰胺的化学性质
1.酰胺的酸碱性
2.酰胺的水解、醇解与胺解
3.酰胺的霍夫曼降级
4.酰胺的脱水反应
5.酰胺的还原反应
第六节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机理
一、酯的水解机理
二、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和醇解机理
1. 羧酸衍生物的水解机理
2. 羧酸衍生物的氨解机理
3. 羧酸衍生物的醇解机理
4. 羧酸衍生物的相互转化
第七节 碳酸衍生物
一、碳酰氯
二、碳酸的酰胺
第八节 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运用
一、乙酰乙酸乙酯
1. 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2. 乙酰乙酸乙酯的性质
3. 乙酰乙酸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二、丙二酸二乙酯
1. 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
2. 丙二酸二乙酯的性质
3. 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三、C-烷基化和O-烷基化
1. 烯醇负离子的两亲性
2. C-烷基化反应
3. O-烷基化反应
第九节 有机合成路线
一、碳胳的形成
1. 碳链的增长
2.碳链的缩短
3.碳环的形成
4.碳架的重排
二、官能团的引入
1. 官能团的引入与转换
2. 官能团的保护与去保护
3. 导向基的应用
三、立体构型的要求
1. 立体专一性反应
2. 区域选择性反应
3. 手性合成
四、合成路线的设计
1. 逆合成法及其基本概念
2. 目标分子的切断
3. 合成举例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按10学时编写)
第一节 硝基化合物
一、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1. 分类
2. 结构
3. 命名
二、硝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三、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 酸性
2. 与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
3. 与亚硝酸反应
4. 还原反应
第二节 胺
一、胺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 结构
2. 分类
3. 命名
二、胺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 物理性质
2. 光谱性质
三、胺的化学性质
1. 碱性和季铵盐
3. 胺的酰基化
4. 磺胺的形成
5. 胺的氧化及Cope消除反应
6. 胺与亚硝基酸反应
四、胺的制备
1. 胺的烃基化
2. 含氮化合物的还原
3. Gabriel法合成伯胺
4. 还原氨基化
5. 酰胺的Hofmann降级
6. 芳卤经苯炔中间体合成芳胺
五、烯胺
1. 烯胺的制备
2. 烯胺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第三节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一、芳香族重氮化反应
二、芳香族重氮盐的性质
1. 重氮基团被羟基取代:水解
2. 重氮基团被氯、溴和氰基取代:Sandmeyer反应
3. 重氮基团被氟和碘取代
4. 还原反应
5. 偶联反应
三、重氮甲烷
1. 重氮甲烷的制备
2. 重氮甲烷的反应
四、偶氮染料
第四节 分子重排
一、亲核重排
1.1-丙基阳离子的重排
2. Pinacol重排
3. Wagner-Meeriwein重排
4. Beckman 重排
5. Holfmann重排
6. 氢过氧化物重排
7. Baeyer-Villiger 重排
三、自由基重排
四、芳香族重排
五、其他重排反应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十五章 含硫、含磷和含硅有机化合物(按4学时编写)
第一节 硫、磷、硅原子的成键特性
第二节 含硫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硫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2. 命名
二、硫醇和硫酚
1. 硫醇
2. 硫酚
三、硫醚、亚砜和砜
1. 硫醚
2. 亚砜和砜
四、磺酸及其衍生物
1. 磺酸
2. 磺酸衍生物
五、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1. 瑞尼Ni脱硫反应
2. 含硫碳负离子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第三节 含磷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磷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2. 命名
二、膦和季鏻盐
1. 膦
2. 季鏻盐
3. 有机磷农药
第四节 含硅有机化合物
一、有机硅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 分类
2. 命名
二、有机硅化合物的制备
1. 卤代烃与单质硅的反应
2. 格氏试剂与氯化硅的反应
三、有机硅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1. C-Si键的水解
2. 硅醇的缩合反应
3. 硅醚作为保护基团
四、硅油、硅橡胶及硅树脂
1. 硅油
2. 硅橡胶
3. 硅树脂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按4学时编写)
第一节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五元杂环化合物
一、呋喃、噻吩、吡咯的结构
二、呋喃、噻吩、吡咯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2. 光谱性质
3. 化学性质
三、糠醛
1. 制备
2. 性质和用途
四、呋喃、噻吩、吡咯的制备
五、噻唑和咪唑
1. 噻唑
2. 咪唑
六、吲哚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第三节 六元杂环化合物
一、吡啶
1. 结构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4. 制备
二、嘧啶
三、喹啉和异喹啉
四、嘌呤
第四节 生物碱
一、生物碱的一般性质
二、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十七章 碳水化合物(按5学时编写)
第一节 单糖
一、单糖的构型
1. 单糖的构造
2.  Fischer 投影式
3.  D-和L-型的确定
二、单糖的环状结构
1.Haworth式
2. 单糖的构象式
三、单糖的化学性质
1. 成苷
2. 成脎
3. 醛糖的递升和递降
3. 氧化
4. 还原
第二节 双糖
一、蔗糖
二、麦芽糖
三、乳糖
第三节 多糖
一、淀粉
二、纤维素
三.糖原
[应用举例]
习题
第十八章 氨基酸、蛋白质和核酸(按4学时编写)
第一节 氨基酸
一、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 氨基酸的结构
2. 氨基酸的分类
3. 氨基酸的命名
二、氨基酸的构型
三、氨基酸的性质
1. 酸碱性
2. 等电点
3. 氨基的反应
4. 羧基的反应
5. 与茚三酮反应
四、氨基酸的制备方法
1. 由醛酮制备
2. 由α-卤代酸制备
3. 由丙二酸酯制备
第二节 多肽
一、肽和肽键
二、多肽结构测定和端基分析
1. 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2. 氨基酸的定性分析
3. 测定N端和C端
三、多肽的合成
第三节 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分类
二、蛋白质的结构
1. 一级结构
2. 二级结构
3. 三级结构
4. 四级结构
三、蛋白质的性质
1. 等电点和胶体性质
2. 变性作用
3. 沉淀反应
4. 颜色反应
第四节 酶
第五节 核酸
一、核酸的组成
二、核酸的结构
三、核酸的生物功能

电子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