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何以成城:马克思的城乡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何以成城:马克思的城乡分工理论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城市化不仅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借鉴,也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现实源泉。因此,本文的理论目标,一是充分挖掘和理解马克思的城乡分工理论,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论服务;二是在时代背景下,用新的社会历史事实来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考察古典古代城邦及其哲学中的城市与乡村。第二章概述马克思城乡分工理论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来源。第三章是全书的重点,论证了城乡分工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阐述现代的“乡村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原动力的社会转型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是一个变传统的乡村文明为现代的城市文明的自然历史进程。第四章是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考察中国传统社会的城乡分工,透视中国的“未转型”之谜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前提。第五章是全书第二个重点,阐明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两个重要维度--农村城镇化和大城市化,由此构成城市和农村共同变革的进程,这在理论上与马克思所主张的“乡村城市化”的要旨紧密
作者:屈婷 编辑:张婧妤 ISBN:978-7-305-17283-0
出版时间:201701 字数:290 定价:68.00
开本:16开 页数:360 装订:平装
版次:1 CIP分类号:A811.66  
 

作者简介

湖南浏阳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表的学术论文有《在市民社会中重建“政治共同体”》、《城乡分工的演进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自然的”乡村何以社会化》等。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城市化不仅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借鉴,也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现实源泉。因此,本文的理论目标,一是充分挖掘和理解马克思的城乡分工理论,为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提供理论服务;二是在时代背景下,用新的社会历史事实来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考察古典古代城邦及其哲学中的城市与乡村。第二章概述马克思城乡分工理论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来源。第三章是全书的重点,论证了城乡分工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阐述现代的“乡村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原动力的社会转型过程,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是一个变传统的乡村文明为现代的城市文明的自然历史进程。第四章是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下考察中国传统社会的城乡分工,透视中国的“未转型”之谜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前提。第五章是全书第二个重点,阐明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两个重要维度--农村城镇化和大城市化,由此构成城市和农村共同变革的进程,这在理论上与马克思所主张的“乡村城市化”的要旨紧密

目录

导  论	1
一、为什么回到马克思	1
二、马克思对东西方城乡分工问题的研究	7
三、中国传统社会的城乡分工	13
四、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5
五、基本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20
第一章 城邦及其哲学中的城乡关系	25
第一节 古典古代城邦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	25
第二节 城邦哲学话语中的城乡关系	30
一、哲学反思中的社会分工	31
二、交换价值的有限发展与伦理共同体主义的碰撞	35
第三节 西方思想史中的城市偏向及其影响	41
第二章 近代城乡分工研究的思想资源	47
第一节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城乡分工理论	48
一、城乡分工的物质基础	49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型期和确立期的城乡分工	51
第二节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论与城乡差别观	61
一、现代市民社会的生成及其本质特征	62
二、思辨阐述的社会性城市和自然性乡村的区别	65
第三节 18世纪末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的城乡融合思想	70
一、圣西门的实业制度	71
二、傅立叶的农业法郎吉	72
三、欧文的农业新村	74
四、空想社会主义构建理想城乡关系的意义与局限	76
第四节 弗·李斯特对欧洲各国城乡分工模式的考察	78
第三章 马克思的城乡分工理论	86
第一节 城乡分工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86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早期研究	86
二、城乡分工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	92
第二节 西方中世纪以来的城乡分工发展脉络	96
一、中世纪自治城市的兴起及其双重性	96
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城乡关系	101
三、现代城市的诞生和世界历史的形成	105
第三节 城乡分工和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	111
一、商品交换和城乡分工在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有限发展	112
二、交换价值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	116
三、普遍的交换价值体系为未来社会创造物质前提	121
四、现代城市化的实质和东西方的不平衡性	123
第四章 比较视野下中国传统社会的城乡分工	128
第一节 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重新思考	129
一、本源共同体的研究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前提	129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适用范围的限制	131
第二节 中国封建社会城乡分工的基本结构	136
一、中国古代高于西方古代的城市化水平	137
二、自然经济框架下的特殊商品经济:土地买卖	141
三、国家对城市/市民社会的制约作用	144
四、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农业结合的强化	149
第五章 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64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工和城乡关系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