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大学出版社官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返回首页 | 加入我们

书评

1946年与“宪法之父”张君劢的悲剧

时间:2010-11-16 10:45:41    来源:http://www.njupco.com     作者:深度阅读


   张君劢人称中国“宪法之父”,是民社党的创始人和领袖,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现代政治史上的风云人物,曾全力促进国共两党和平建国、组建联合政府。然而,这位民主战士,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让民社党参加了国民党一党包办、臭名昭著的1946年“国大”。此举一出,各界哗然。张君劢及其民社党旋即被民盟开除,张君劢位列共产党宣布的“战犯”行列,其民社党随之分裂,成为缠绕在国民党这棵枯树上的“枯藤”,酿成政治和人生悲剧。然而,张君劢本人并未参加1946年“国大”,面对民盟,他充满羞愧,却对自己的“宪法”和“宪政”抱着最后一丝幻想,真是慰情聊胜无了,宪政情结的悲剧再典型不过了。这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举动,充分显示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软弱和幻想,也预示了自由主义走向终结的命运。

  1946年,是中国现代史上决定命运的关键一年,也是世界史上风云变幻的一年,更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走向极致而分化瓦解的一年。国共两党是和是战?中国向何处去?美、苏会采取何种态度?这一年,张君劢无疑也成为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研究张君劢和民社党的1946年,是解剖中国现代史上的自由主义命运的重要契机。1946年的国民党,是典型的专制主义政党;国民党组建的政府是独裁的政府。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随时准备发动内战,反内战、反独裁的呼声响彻全国,中国的命运成为焦点。1920年代兴起的自由主义,如胡适的实用主义、张东荪的社会主义、陈独秀的民主主义、梁漱溟的民粹主义、张君劢的自由民主主义等,向往民主自由,追求进步与和平,批判专制和独裁,是中国社会重要的民主力量。几十年来,自由主义既批判国民党的反民主反自由的行径,也曾经寄希望于国民党的民主改革;既同情共产党的进步主张,赞同共产党的和平道路,又反对共产党的武装革命,成为处于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第三种力量”。早在1941年,这些力量,鉴于其人数少、组织分散、力量弱小的实际,打破理念信仰鸿沟,消除派系成见,由“三党三派”(第三党、青年党、国社党、救国会、乡建派以及早在1917年就已经成立的职教社)联合组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简称民盟),担当起弥合国共裂痕的重任。民盟在抗战后期及战后初期,在维护统一、反对内战、调处国共冲突、抵制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大”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第三种政治势力的作用。这一时期,是中国自由主义者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参政时期,象征着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从个人身份参政议政走向以联合组党、以党派形式参政的阶段。随着国民党反共到底的态度不断升级,无视政协会议的决议,强行召开“国大”,民盟明确表示反对,坚决维护自由主义民主理想。在这一关键时刻,张君劢动摇了,一面向民盟表示不参加“国大”,一面接受国民党的引诱、劝说,在最后关头提交了代表名单,背叛了民盟。这一举措,加速了第三种力量和自由主义的分化瓦解,成为自由主义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契机,被丁三青教授的《解读张君劢——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一书抓住了。他从1946年切入,全方位而又深入地分析了张君劢的自由主义及其复杂性,并进而揭示了自由主义的局限及命运。该书是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张君劢与1946年中国自由主义的命运》的基础上,经过七年多的思考而成。本书对张君劢及自由主义的命运,在多维的现代化视野下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曾经的自由主义者,为民主自由奋斗终生的民主政党领袖,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他激烈批评国民党,曾被国民党下狱而致残,与蒋介石打交道多年,失望至极,按理不该背弃民盟的立场。就现实的原因来看,民社党生态的困窘,国民党的百般拉拢甚至胁迫这不只是民社党一党的处境。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出此下策呢?丁三青教授的《解读张君劢》一书,另辟蹊径,立足于现代化视野,做出了细致而令人信服的深度分析,这是他的《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现代性与近代中国》两本书的进一步深化。近代以来,现代化是中国的命运,后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变革的压力,也将民族危亡提到了每一个中国人面前。张君劢本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向西方借取了自由主义。他吸收了德国黑格尔、倭伊铿的唯心主义哲学和英国穆勒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承接了儒家特别是王阳明的思想,形成了以自由宪政为核心的民主主义理想。这种理想有几个基点:一是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价值取向。二是借权力实现民主的思路。中国没有为自由主义确立西方社会的权力基础,而只有借国民党的专制权力“实现”民主。三是以宪政为民主之根本观念。从现代化视野来看,件件都为张君劢背叛民盟埋下了伏笔。国家主义使他相信民主只能借助国家权力才能实现,实现的途径只寄托在宪法的制定上。其实,早在1925年,他就向贿选总统曹锟提交过宪法,留下了多少话柄。为了宪法和宪政,他隐忍胁迫和屈辱。民族主义让他充满了儒家内圣外王情怀,当年甚至投向了袁世凯。这种自由主义,是没有生根于中国土壤的“豆芽菜”,一遇到现实的政治抉择,不免徘徊犹豫,永远脱不了对权力的幻想和依恋。可见,自由主义理念和“宪政情结”,成就了他人生的辉煌,充满矛盾的自由主义和充满幻想的宪政,让他走上了民主的不归路。儒家传统的薰陶和德国留学生活的经历,让他过分迷信权力的作用,造成了人格分裂与异化,出卖了民主自由的基本立场。一时间,各界齐称他为张“君卖”。丁三青教授的分析,无疑是最前沿的视角。

  丁三青教授的《张君劢解读——中国史境下的自由主义话语》一书,资料的翔实、立意的高远、分析的深入、观点的新颖、方法的多样,崔之清教授已在《序言》中说得很多了。但是,这本书切入角度和分析视角的独特,同样是值得重视的。